對我來說,音樂錄影帶的質數可大致分為幾種:
(1)利用影像把歌曲推到另外一個境界。
(2)把歌詞影像化,聽到什麽,就看到什麼。
(3)利用影像、燈光、服装把歌手「偶像化」。
(4)只用來放到Karaoke裡,填滿歌曲在不同媒體上的空間。(簡稱「zip」位)
音場市場的委縮除了在音樂形態上可以聽到外,其實在音樂錄影帶上都可以看到。歐洲的本地市場最近出現了很多所謂「trashy」的低成本 MV,與那些高成本及畫面非常漂亮的國際水準MV唱反調,這個發展使很多新導演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華。有心有力的(新)導演在有限的資源下出盡腦汁希望在短短三四分鐘內凝住觀眾那拿着 Remote Control,不斷在轉台的手,手法層出不窮,在這裡我想談一談「一take」過的MV。
拍戲其中一個最花時間過程就是「走景」,由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都要花很多人力及時間。其後就是後期剪接及特別效果,花錢、花時間。
一take過,沒有剪輯的音樂錄影帶就沒有這個袍服。但一take過的製作特別考導演在場景設計上的工夫。因為自有「剪接」的概念以來,很多在節奏上及視覺上的刺激都是用剪接做出來的。一 take 過的MV,除了收減了成本外,同時亦放棄了很多在後期的控制。
拍得好的一 take MV,除了可以表現導演對場境設計、鏡頭運動(Camera Movement)的技考外,還可以給觀眾一些新的官感刺激,但是由於是一 Take 無得改,所以要有很多的準備工夫,及Take完又take的情况。很講求全體人員的投入及合作。
拍得不好的,就只有一個「悶」字。然後就是轉台、轉台、再轉台。
下面找了幾個好有印象的的一take(或想做一take)的MV。有些很「勁」,有些很好聽,有些「好有point」。
還有什麼好的例子,請大家都分享一下!
這MV很「痛」,因為她一定丟了很多頭髮。
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blog, for more info, please also visit: http://www.KitHung.net. From today on, I will slowly release notes from the making of my 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