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突然而來的電話,讓我聯絡上遠渡美國而來的一隊福音組合,為他們安排音樂會。他們都流著黑人騷靈的血,樂章是歌頌神的節奏藍調。雖然當時不是身處於莊嚴的教堂,但他們剛柔並重亦收放自如的主旋律,配上多層次且複雜但協調的和聲,然後透過音樂為大家送上祝福。我好記得他們到音樂會的高潮時,正唱着 Amazing Grace,不知怎地,當時不是教徒的我似乎被一股力量引着,不由自主地,兩行眼淚湧出來了。不是什麼神化,而是當音樂的所有元素對了,當氣氛到了,當心和耳朵都放開了,這種反應,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感動」嗎?音樂,不一定要傷春悲秋才能讚人熱淚,也不需要是何方神聖,當找到了那觸動點,感應就發生。那次被福音音樂感動過後,我與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分享經驗,她說「時候」可能快到了,但我没有因為這次「感應」而成為教友。我不是不信,但是可能緣份未到,暫時與神交個朋友,保持當時一份的矝持 。聽音樂,其實也像交朋友一樣,人生中總會在某些時期認識的朋友最知心最真,也總有些日子裡結識的朋友只屬過眼雲煙。那些隨時隨地都可以順暢地一字不漏掛在嘴邊的歌,就像相識而久的好朋友,缘份讓大家投契了,就好吧。擦身而過没機會深交的相識,就像過了潮流後容易忘記的歌曲一樣,缘份没有讓大家走得更近,就讓他吧。某時期某地方某處境認識到的朋友和喜歡的歌,某程度上都是「整定」了的吧。如此類推,與任何的神的交往也是緣分,「時候」到了,就會知道。我試過與朋友一起到教堂,一起唱聖詩,但我沒有感應到什麼;試過與朋友參加佛學性質的音樂交流會,但心裡没有什麼迴響。一切一切都有著他的時機,客觀環境與主觀因素都不完全配合,是不信,還是緣份未到?最後,因為一連串客觀事件,加上主觀願望,我認真地嘗試與神教往,我信是緣分到了,而這次透過現代的福音音樂作為我們交往的基礎。我相信,缘份的先決條件是先要信。 隨時相信,隨時打開心,隨時感動,信就是緣分。vickyneverhome.blogspot.com CAPTION:在教會舉行的音樂會透過音樂的力量傳送福音的信息
一個在行內音樂戰友眼中是全職音樂人﹐但實際上不是全職音樂的非典型職業女性。捨棄律師身份已好一段日子﹐但仍經常在理智與感性的兩極中兜圈﹐全靠音樂維持心理和生理的平衡。沉迷胡思亂想﹑自言自語﹐也喜歡寫作﹑畫畫﹔相信塔羅﹑星座﹑顏色和催眠的力量。(www.vickynever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