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少觀眾一樣,我也是因為《二人餐》認識三角關係,然後帶著一份期待去看《親愛的,維多利亞》。對於一個規模不大的劇團來說,這次的製作算是大型了。也許亦因為這關係,編導馬志豪先生想透過這齣劇表達不少訊息,像時代的變遷、夢想的流逝、人對感情期許的落差……等等。創作人希望用維多利亞港將前述三種訊息結連在一起來表達,意念是很好的,可是在處理上卻有點進退失據,反而讓我捉不到一個深刻的啟滴。以《斷章》來為劇中的兩段感情作一個首尾呼應是詩意,卻因為選了一班明星當演員而吸引了一班九十後的觀眾,又似乎有點浪費,我頗擔心他們到底有多少人看得出當中的關係。導演以蒙太奇的手法,在初段帶出劇中的不同人物,由於故事是雙線發展,而且又跨越幾個年代,因此要花了一點時間,我才能搞得懂到底在發生什麼事,也間接影響了投入感。
雖然有不少沙石,但話說回頭亦有不少值得欣賞之處。一如《二人餐》的劇本,馬志豪寫愛情由濃轉淡那微妙過程和人物心態,還是那麼精準。全劇讓我最深刻和感動的一幕,正是董敏莉演的太太,在跟張銘耀演的丈夫鬧翻後,靜靜走出來收拾殘局,然後對裝睡的對方說出一番心底話之場口。我沒有個人的投射,仍然深深感受到那份滄涼的苦澀。當然董敏莉的演繹也應記一功。我在她初出道時跟她有過一面之緣,當時的印象只是一個懂五國語言的模特兒式歌手,絕對是毫無感覺,但其後看到她轉在演員的路上發展,卻開始對她另眼相愛,特別是《性工作者十日談》的演出,就更讓人看到她對演戲的投入。在《親愛的,維多利亞》中,她也是突出的一位,相比起我只記得她高跟鞋很高、雙腿很瘦的楊愛謹小姐,是優秀得多。男演員方面,細蘇的角色難有發揮空間,找他大概是一個商業考慮。繼續扮演講故佬的徐羨曾保持一貫賣力演出,沒驚喜但可接受。男主角張銘耀卻比在《二人餐》時有更好的表現,多了用形體演技去演繹角色的內心世界,值得一讚。其他演員方面,兩位小演員確實可愛,我也欣賞演女主角學生時代的那位少女演員,表現真摯而自然,不知道她叫甚麼名字呢?
另外,結局部份也是很好的處理,不像無線劇集,硬要令男女主角最後可以重遇然後不顧一切重溫舊夢,如果是這樣,大概也就有遺這劇對人生和時間的立場與訊息了。還有舞台的投影效果和設計方面也很有心思、很漂亮。而最後當然不得不贊的,就是AniDa的歌聲,還是那麼壓台,像直接將歌聲唱進你的心。導演選擇把她放在船的佈景上,以一個旁人的角色出現,是很聰明的做法。到謝幕時,也只有她讓我由衷地歡呼。
總括而言,《親愛的,維多利亞》還是值得欣賞的,期待三角關係下一次的演出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