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聞系的同學因為一份功課,冒昧在網上找到了我,約我做了一個專訪。訪問前她所準備的資料,比起很多真正採訪的都充足 。差不多兩個月後,終於看到了文章;看她所寫的,倒不像一個學生......雖然有些資料,哈哈,和真實有些出入,然而還是感到她很用心的寫。
希望再為她做訪問的時候,她已經是一個真正的記者吧!
加油啊,優!
隱於市的舞台者 彭秀慧 採訪: 邱汛瑜
彭秀慧住在西貢,感覺也很西貢。西貢的陽光矮樓在香港有如滄海遺珠,彭秀慧在慘綠的香港舞台劇界也如異軍突起──在舞台劇入場率低下的現在,她的劇場作品卻場場爆滿,不斷加演。作為演員,演戲曾是她的唯一職業,她卻說想過去賣車;自少為天主教徒,最近卻在研究佛學。彭秀慧就是這樣一個女人,一個有著無限可能性,說自己喜歡創作多於演戲的最佳女主角。
彭秀慧絕對不只是演員那麼簡單,如她個人網頁所言,她是本地少有「集編、導、演、教於一身的跨媒體工作者」──其首個自家劇場作品《29+1》演出三次共十六場全部爆滿,第二齣獨腳戲《再見不再見》兩次於壽臣劇院演出均叫好叫座外,更為她帶來「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的殊榮;舞台外,首個電影劇本作品《伊莎貝拉》便為導演彭浩翔帶來柏林影展銀熊獎的獎座,近年又涉足文字創作,出版《伊莎貝拉》電影小說及創作集《再見不再見-看見.故事-》;甚至公司年終晚宴及迪士尼活動擔當司儀一職……她認為,性格中「好奇心旺盛」是她作多方面發展的主要原因。「好多演員怕做行政工作,但我對每件事都有好奇心,所以不怕做行政、計算、寫新聞稿一類沉悶的工作。」演而優則導,女性導演在劇場十分少有,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導演?「演員出身的導演通常會較注重演員的感受,沒東西比團隊精神和工作過程的快樂重要。」
這位剛出爐的最佳女主角,在享受得獎的快樂同時,卻很冷靜地分析比賽的現實。當她還是中英劇團的全職演員時,她曾兩度獲提名最佳女主角,她認為獎項對當時的她會比現在重要。「當時的我很需要獎項的肯定;但現在即使沒有獎項,我也知道我和團隊做了些很好的作品,獎項反而是錦上添花。」步入三字頭的彭秀慧,淡然地道出了歲月如何改變人對得失的看法。愛用娃娃音說話的她,這刻才顯出一點符合年齡的滄桑。
三歲定八十 我要做朱茵!
彭秀慧自小便富表演慾,小學時已和朋友排戲,在各大生日會中表演她們自創的三大戲寶──愛情大悲劇、帝女花、 H2O;中學時就讀於保守的傳統女校,她卻帶領同學參加戲劇比賽辦籌款,足見她古靈精怪的性格。但其實她進香港演藝學院的時候,對戲劇根本所知不多。她曾以為做演員便一定要選港姐或進無線藝員訓練班,所以當朱茵成名,從訪問得知她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時候,她便萌生「入演藝,那我不就可以變朱茵?」的想法,立即報讀演藝學院。當年面試的情形她現在仍歷歷在目,「面試官問我最近看了什麼舞台劇,其實我不久前才看了人生第一齣舞台劇,可我裝模作樣地答:『最近看的劇叫《芳心之罪》,我很欣賞入面的燈光,因為它做到夜晚一樣的效果 ……』隨口胡謅卻讓她蒙混過關,現在想起來她仍忍不住哈哈大笑。
出走巴黎 找回方向
進了學院沒有令她成為「朱茵」,卻為她開展戲劇的道路。她形容在學院的日子十分混沌,太努力去吸收知識,反而不懂戲劇的真諦。當她進入中英劇團後,才真正懂得「享受」戲劇。可「享受」了三年,彭秀慧有感自己到了瓶頸位。「有一次表演失準,可我出來謝幕,觀眾仍然會拍手。發現觀眾的慷慨並不能令我進步,便想出去看多點,豐富演員的眼睛。」離開中英劇團,她想過找不到工作便轉行。「我喜歡車,又覺得自己有表達(presentation)技巧;我真的想過賣車也不錯,心裡還很興奮可以嘗試新事物。」幸好最後她獲獎學金到巴黎研習默劇及形體劇場,否則香港舞台劇界便會失去一位難得的創作人。
從巴黎回來後,眼界闊了,她的事業似乎一帆風順。先有導演彭浩翔賞識,找她寫電影《伊莎貝拉》的劇本,及後有編輯找她出版創作集《再見不再見-看見.故事-》。她回憶那個編輯曾說,現在懂文字雕琢的人很多,卻沒多少人像彭秀慧那樣,讓人感受到她想跟人說話、分享的心情。「想說自己的故事」,正是彭秀慧一直創作的支柱。「創作是說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演戲是演繹別人的東西,滿足感不同。就好像我喜歡駕車,可成為職業司機不停重覆同樣的工作,很容易便令人忘記當初『喜歡』的心情;於是我決定買一輛自己的車,去哪裡由自己決定。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便唯有做好今天的工作。」簡單的比喻,道出了彭秀慧現在自立門戶的原因。
對生活的感觸 豐富創作篋子
創作對彭秀慧來說是自己某階段的記錄,所以當她三十歲的時,便創作《29+1》談女性面對三十關口的反思;經歷至親離世,《再見不再見》便談人如何面對離別和處理回憶。「創作源自生活,生活上遇到的事都會成為我抽屜的存貨,待我創作的時候便可翻出來。過程就像治療一樣,你心裡有個結,創作後自己也仿佛得到解放。」那現在最觸動她生命的又是什麼?她靜靜思索了一會,認真地答道:「我教戲劇的學生最近常常問關於未來的事。他們喜歡戲劇,卻又擔心經濟不能負擔,便問怎樣才能像我一樣;可我也答不出來,這世界沒有秘方,我不能保證每條路的對錯。」但她表示很喜歡教學,透過和年青人接觸,她仿佛見到當年「無知」的自己。
彭秀慧形容自己是沒有長遠計劃的人,人生很多轉折都是不知不覺下的決定。就像她當初籌備《29+1》,有人說只要她和現今戲劇界最出名的男演員合作,便能成功。可她偏偏要證明靠自己也能成功,便沒有聽那人的意見。但她坦言,如果她當日的選擇不同,現在可能又有不同的結果。「就像當年和我一起報考演藝的同學,她曾是童星又比我大膽卻落選了,她當時也很難過;但現在她運用表演技巧做銷售的工作,事業家庭得意。」這令她明白每個人的路都不同,人生沒有所謂絕對的答案。
高低起伏 歸於平靜
現在她正處於收成期,那她人生有沒有經歷過低潮?她認為人生的低潮是在學院遴選角色失敗的日子。「那時候覺得天都要塌下來,整天問明明我可以為何卻選不中我?」往後的日子不是沒有不如意,創作《29+1》的時候身體極差精神疲累,每天在放棄和堅持中拉鋸;收入不穩定,工作說好了又告吹的情況,亦時有發生。但現在心態不同,歷練多了,失敗對她的破壞力減低,低潮便被遺留在那段青澀的時光。
經歷高潮起跌,始終不變的是彭秀慧對「人」的重視。喜歡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所以她選擇住在人情味濃的西貢。前幾天下雨家裡漏水,她將濕了的衣物放在門外待洗;第二天出門發現衣物已洗過並用膠袋包好;原來是村長用他家中的乾衣機幫了她一把。包租公亦時常聽她傾訴心事,「得最佳女主角的消息,我第二個告訴的人便是住在隔壁的包租公。」遭遇挫折,包租公一煲老火湯便是最佳安慰。這份人情味,令彭秀慧不禁喊一聲:「這就是人性!」重視家庭環境的她,沒有工作的日子寧願整天泡在家裡,感受西貢特有的平和寧靜。她最近也在研究佛學,認為佛學中的自省自悟很有道理,有助她平靜心境。這位天主教徒正在以求知的心看其他宗教,追求生命的平安。很多人愛以「女人」、「細膩」的字眼來形容彭秀慧,在我看來,她時而是一個用卡通聲音撒嬌的小女孩,時而是一個嚴肅談戲劇的創作人。似乎還是星座書說得對,天真與世故在她身上不斷交錯──她只是一個典型的水瓶座女子。訪問完畢,與彭秀慧揮手作別,駕駛座上的她笑得燦爛奪目。汽車離開市區的車軌揚起陣陣灰塵;西貢,依舊晴空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