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配江
有個四年級的小男生,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甚麼他一點也聽不進去,只是掛着玩。
這個小男孩後來長大了,從澳門老家來到香港,在一間寫字樓做打雜﹔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做打雜總也想出頭吧﹖他沒有。人人當幾個月的打雜,就升上去了,只有他,還是打雜﹔不過他不再掛着玩,他拿起甚麼紙來都畫畫畫,沒頭沒腦,胡塗瞎畫。
然後有一天,韓戰爆發了!人人沒好日子過,公司的人走的走炒的炒,留任的也只能拿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工﹔公司把舖子的後半部租給一個替家具油漆的人,會畫畫,他還有個朋友在尖沙咀開了間小畫廊,其實是人家梯口的僭建物。
戰火令香港民生匱乏,還有誰要油家具呢﹖那個會畫畫的油漆匠,就答應替朋友畫帆船,畫太平山,畫蛋家妹,畫晚霞海灘……。這也就是香港「行貨畫」的起始!
因為這個打雜的後生也會畫,所以油漆匠就邀他一起畫行貨畫。這個跟人一起畫行貨畫的打雜後生,就是現在在香港畫壇備受同行尊敬的「長洲樹王」黃配江!
黃配江一生不追求名利,就連他畫行貨畫的時候,都能「不按牌理出牌」,你要帆船我畫樹,你想夕陽我給月亮!但是,大量收買行貨畫的買家之中,卻也有真正識貨之人,對這位專畫另類畫作的年輕人另眼相看,他的畫,全數來者不拒,而且自動的給的價錢比人高,令他既能畫自己還想畫的東西,又能賣到夠過日子的錢。
不過,還是那句話,名利如浮雲,黃配江每當畫到收入夠給父母交租買菜,他就不畫了,自己在家隨心所欲地畫他腦子裏…不!該說他手裏…想畫的東西!
「點解要畫得似﹖」這是黃配江上課常跟學生說的話。
他教學生「信手畫來」,不要一味地想「畫得像」!
「要畫得像,不如照相!」他說以前的名家都以描繪得像見稱,那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照相機,現在有了照相機,有了攝錄機,有了影像掃描……,畫得像就成了匠。
喜歡拿着筆信手塗的黃配江,自創「穿線法」,一根筆左來左轉右來右轉,一張紙就在他的線條轉動間成就為一張畫。如何轉筆搓筆,如何讓筆在畫直線時自然滾動成有力有變化富生命的線條,他不說你不練就永遠不會!
人稱「江記」的黃配江,家裏有七兄弟,他是老二,上有一兄,下有五弟,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畫。他們從澳門搬到香港來,大部份的時間都是住在長洲﹔家裏四周圍都有樹,是造成他對畫樹特別見功力的主因。但講到畫風,他說:「我只做自己的,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我教學生九宮八卦,不是風水,是畫的佈局。我認為畫應該有相對平衡,不論形,不論色,不論風格,只要有了相對平衡,自然就能成畫。」
寫毛筆字—書法,是極有助畫畫的方法,因為運筆渾成,在作畫時的佈局上,自然不必費力。
這位沒去過英美,但去過法國、瑞士、德國、荷蘭的「長洲居民」,在被問到自己的畫有沒有階段時,想了一想才說:「應該是有吧﹖!不過,我自己不會分,也沒有留心。」有時候翻看自己的舊作,會忍不住反問自己:「這張畫是幾時畫的呢﹖」主要的還是因為在畫的時候,完全沒有刻意地安排:要畫甚麼!
「有人畫畫的時候,是先安排好了才下筆,一切都在計劃中。我畫畫是『寫到邊係邊!』寫到才知在寫甚麼!」手由心,心隨意,意又從心起,此心不同彼心,於是每每成就的,是他都沒有概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