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種香港 落入社區 第三站 觀塘區】
有種香港叫 ——「工廈生命力」 工廠,曾是香港命脈。許多製造業、紡織、電子、製衣,建造了香港的經濟、繁華,這些生產力都由工廈出發。以往的中產、南來的商人做廠,有一代工廠妹,亦也有份建造了一大片香港。在社會未進化,未變成更多甲級寫字樓,她們未整代變成OL之前,工廈就是香港主要力量。
後來製造業北移,工廈彷彿成了敗瓦,人去留空,反而成就了另一代的生命力。現今,設計師、畫家、手作人、樂團,數不清的工作室進駐。不論是獨立個體,抑或因想法相近而組成的群體,都遷進這些工廈裡從事創作,讓這個沉悶城市變得稍為有趣。租金便宜,闊敞角落,提供了空間讓他們幻想生活的可能,並且實踐才能。憑著一己專業或興趣謀生是浪漫追夢?事實並不如此簡單,租金不斷上調,政府虎視耽耽,美其名活化,其實是扼殺這些空間,牛頭角和觀塘變成地產項目,恐怕不會是太久遠的事。
這些棲身於工廈的文化力量是暫時的,混雜的,因而有趣,像煙火般爆發,愈加燦爛。這城總以比你認為更快速度在變更,當下,這一刻,一片百花齊放的景象還在,更需要去捕捉和感受。
10月25日及11月1日兩個周日,「十八種香港」將連同「 牛遊 」,以及十數個本地創作及音樂單位,Ink’chacha、Butcher Lab、草原地圖、Parking Date、上書局、Hidden Agenda等等,於觀塘區,牛頭角舉辦兩個工廈文化週末。音樂、手作、市集,牛頭角、觀塘、工廈,比你以為的更有生命力;自發自創自主的他們,比你想像的更頑強不息。
誠邀你們一起參與,看看一群工廈人的生命力,為我地帶來了什麼。參與單位及詳情下個禮拜公佈。
p.s. 第二站去咗邊?唔話你知⋯⋯?
BE GOO. Please support 十日談 The decameron, documentary film on MADNESS. Come buy on www.goomusic.com.hk All proceeds will go to HOCC CHARITY FUND. (se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