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粵曲對很多讀者來說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似乎是上一世紀遺物,只有年過八十的公公婆婆才感興趣的一種娛樂。但事實上,粵曲亦有其年青愛好者的,當中有些是觀眾有些是表演者,充當了此文文化的新血,令這文化繼續申延續下去。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今次的專訪主角“芬芳吐艷”(筆名),便是一位粵劇名伶的小Fan,對芳艷芬這位粵曲大名星深深喜愛,不但購買影碟重溫舊作品,還會收集其相片及相關資訊,她的喜好對比眾多現代的年青人固然另類,可惜十分值得支持,可以令粵劇這個“舊世代當中的新潮流”不斷流傳,不致於斷層的出現。
M:MADEinHK
芬:芬芳吐艷
M:你是出生於粵劇年代嗎?為何會對粵曲、粵劇如此狂熱?是從那裏認識這種文化的?
芬:我不是出生於粵劇年代。由於媽媽是個粵劇迷,小時候媽媽幾乎每天都會聼粵曲廣播,偶爾也會把我帶去戲棚看戲。可是我一點也不喜歡,一來是因爲不喜歡花旦的刺耳的聲音。二來,看到的都是悲悲慘慘的情節,不是很討喜。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認識了一群喜愛粵劇的朋友,他們借了很多VCD給我看。抱著無聊看看的心態,發現原來粵劇也可以很搞笑的。漸漸地就開始想了解更多。粵劇的曲詞、鑼鼓,演員的化妝、服飾、頭飾、功架身段、唱功等,都頗爲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藝術。只要你不抗拒,細細咀嚼,就會發現它的魅力所在。
M:對很多年青人來說,芳艷芬也許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名字,你可以為大家作介紹嗎?包括生平、手本名戲、對粵劇界的貢獻等等。
芬:芳姐芳艷芬生於1928年。10嵗(1938年)跟隨師傅白潔初學戲,11嵗(1939年)初踏台板。13嵗(1941年)開始任二幫花旦,受聘到越南演出。16嵗(1944年)那年囘港表演,因正印花旦失場由芳姐擔綱演出,結果大受歡迎,自此升為正印花旦。稍后在廣州演出,以一曲《夜祭雷鋒塔》成名,所創的“反線二王”腔(芳腔)至今仍受推崇。19嵗(1947年)囘港加入“艷海棠”與“錦添花”劇團。24嵗(1952年)獲得“娛樂之聲”舉辦“梨園三王”選舉中“花旦王”美譽。25嵗(1953年)成立“新艷陽劇團”及“植利影業公司”。30嵗(1958年)因結婚退出。息影後,芳姐為慈善不遺餘力,57嵗(1984年)那年,與李曾超群女士成立“群芳慈善基金會”。1995年獲美國加州路德大學頒授博士銜及英女皇頒授英帝國員佐勳章(MBE)。1998年獲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2004年獲香港嶺南大學榮譽社會科博士。
芳姐的舞臺成名作是《夜祭雷鋒塔》(即《白蛇傳》)。芳姐在粵劇舞臺上擅長演苦情戲,所創的芳腔給人一種矜持、委婉與含蓄的感覺。芳腔勝在高音処不刺耳,聼起來很舒服,婉轉動聽,更能將戲中人的内心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五十年代,芳姐紅遍東南亞,所到之処都是萬人空巷。當年演出的電影多達150多部。其廣爲人知的作品包括《洛神》、《梁祝恨史》、《火網梵宮十四年》、《六月雪》、《檳城艷》、《馬票女郎》等等。舞臺及古裝片以苦情戲爲主,反觀芳姐的時裝片,戲路甚廣。不同的喜劇人物與悲劇人物,她都能細微地詮釋劇中人的心境。就算是類似的角色,你也不難在她的表演中發現細微的不同。她的苦情戲能牽動你的情緒,帶你入戲,她的輕鬆喜劇(如《財來自有方》、《真假千金》等)能讓你開懷大笑,驚喜連連。(參考資料:《芳艷芬傳及其戲曲藝術》馮梓著)
M:政府早前的活化歷史建築計劃造就了很多不同的新舊文化發展,但唯獨是遺漏了粵劇這範圍,你認為粵劇文化是否已逐漸被政府及人們遺忘呢?
芬: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要說政府逐漸遺忘粵劇文化,沙田的文化博物館就不會有粵劇館的存在了。若說被人們遺忘也不盡然,最起碼不喜歡粵劇的人,也會知道甚麽是“粵劇”。只能說推廣方面或者做得不夠好,不能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去喜歡粵劇,以及沒有一個固定的表演場地好好發揚這門表演藝術。
M:香港現時有正規的粵曲、粵劇課程嗎?有足夠的實踐機會給予愛好者嗎?有好的點子或理據去提醒政府去重新考慮粵曲的發展和支援嗎?
芬:香港現時有挺多的粵曲、粵劇課程,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給予學員。据知,粵劇已開始走入校園,劇團也能申請資助。個人很想參加這些課程,特別是想學唱,很希望有天能唱好芳姐的曲。
或許現在重點應該放在如何發掘保存香港四十至六十年代輝煌的粵劇史,例如:政府資助學術界和資深粵劇工作者一起參於研究工作。然後,將當年的粵劇文化推廣給遊客。政府若有心推廣的話,可促旅遊局考慮與外國旅遊業者合作,將介紹香港粵劇文化和觀賞表演納入行程中,讓遊客了解粵劇和其他地方戲曲有何不同之処及該如何欣賞。由於年輕人比較喜歡外來文化,往外推廣後再往内推廣,或許會有些成效。
M:粵曲也曾經是某個年代的流行文化,就像現代的流行曲樂壇一樣,在兩者相比之下,你認為那個的內涵和修養較早呢?
芬:無可置疑粵曲的内涵與修養比現代的流行曲更深。粵曲的内容大都建基於文學、歷史與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每段粵曲和每出粵劇都函藏着它想傳達的東西。例如《三娘教子》、《六月雪》等,除了優美的曲詞,它宣揚了婦道和孝道,也導人向善,這可是現代流行曲樂壇所缺乏的。一首好的粵曲可以流傳幾十年,不管你喜不喜歡,愛不愛聼。但一首好的現代流行曲過了十年、二十年,還能像《帝女花之香夭》那般家喻戶曉嗎?恐怕不能吧?!
有意了解更多關於芳艷芬的朋友,不妨到芬芳吐艷的網誌瀏覽觀看
http://hk.myblog.yahoo.com/fong-yimfunBY: MADEinHK ... 載自 [ME]
師能授其方圓, 但不能授其心妙!